《大道至简》读后感
《大道至简》读后感
世界“虽变化万端,而理为一贯”。我以前看书都希望从中学到一些招式方法,然而读了这本书以后,我明白,其实想要达到更高境界,就必须明白背后的道理。只有招数,不明道理,碰到变化的情况,就束手无策了。所以明白道理,才能知变通之道。《大道至简》这本书正是一本闪烁思考光芒的技术散文集,他讲述的是软件工程实践者的思想。
这本《大道至简》讲述了“为什么这样做”,它使你的各种行为有了思想的引领。老子说“道之为物,惟恍惟惚”,道是需要体悟的,它是既存在的事物和影响事物发展的规律。而这本书就讲了这种规律,他帮助你知其所以然。
第一章讲述的是编程的精义,作者周爱民引用愚公移山的例子帮助我们看到编程的根本:顺序、分支和循环,并且让我懂得只要你非先天智障或后天懒惰者,都是可以学会编程的。编程实际上就是把一件事情交给计算机去做,你认为这件事该如何做,就用程序语言的形式描述给计算机,所以编程的第一要务是先把事情分析清楚,时间先后的逻辑关系和依赖关系搞清楚,然后再去代码实现。第二章讲了方法的重要性。固然做事需要勤奋但也要讲究方法,聪明的人做事总会想方设法,追求效率。
一个好的团队不仅需要良好的管理,还需要组织好一个确定的团队模式。正所谓“皮之不存毛将焉附”,没有确定的组织机构,又如何能指望做出来的管理制度“合用”呢?一个好的团队管理者要勇于承担责任,在制度面前,既做得到“人性化”,又做得到“公平性”。正所谓“当局者迷旁观者清”,你要紧紧跟随你的开发人员发现问题但是不能进去他们的“蚂蚁洞”,洞内就只有做循规蹈矩的“蚂蚁”。做管理不等同于做伯乐,明确分工是你的管理职责。
和客户做好沟通很重要,它不是打电话或者请客吃饭那么简单的事儿。你得到的每一次沟通机会,都是向客户了解更深层次的需求的机会,因此最好是在见到客户之前,你就已经设计了所有的问题和提问方式。沟通是具有目的性的,如果在没有明确目的的情况下与客户沟通,那将是浪费客户和自己的时间。这种目的,可以是了解项目的讯息、挖掘潜在的项目,最后才是交流感情,切不可本末倒置,主次不分。但是要明白,沟通不仅仅存在与客户的交流之中,还存在于与项目的各个角色之间。
我们在实现客户需求的时候会有失败,但失败的过程也是过程。做过程不是做工程,实现才是目的。,不要为工程而工程。理解一个东西学会解其本质,本质东西理解透了,架子还不是信手拈来。
第六章阐明了软件工程分为四个层次:工具、方法、过程、实现对象。第七章从现实角度出发,强调了要保障团队的稳定性和一致性和节约成本的重要意义。软件工程是很灵活的,知律而变,不明道则不明智,不明则无所以为,要学会变通。
如果你不想沦为代码工人,甚或代码机器,那么就要学会思考并领会这些背后的道理,即知变化之道,知变通之道,因为万变不离其宗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