服务器的基础知识

xmtxh 2021-11-28 原文


服务器的基础知识

    运维与服务器:数据不能丢失,保证7*24小时运行(可靠性),提升用户的体验。

    什么是服务器?

         也称伺服器,是提供计算服务的设备。由于服务器需要响应服务请求,并进行处理,因此一般来说服务器应具备承担服务并且保障服务的能力。

         服务器在网络环境下,根据提供的服务类型不同,一般分为文件服务器、数据库服务器、应用程序服务器、WEB服务器等。

         如果按照服务器的外形分类,一般分成,机架式服务器,刀片式服务器,塔式服务器等。

         服务器的计量单位U,有时也分为1U、2U、4U服务器。一般公司采购根据一个机架的大小,机架一般分为20U-30U等。

   服务器的构成:

         这里我只列出几个重要的硬件,机箱、电源、主板、cpu、cpu风扇、硬盘、raid阵列卡、远程控制器、内存等,下面着重解释我几个重要配件

    机箱:

             放置固定电脑配件,起承托和保护作用,屏蔽电脑辐射,质量不当的机箱容易造成主板断电或短路,使系统不稳定。

     电源:

             保持电脑的电源供应,劣质电源影响电脑正常使用,对电脑其他的电脑配件(主板、显卡)会造成一定的损坏,在
             服务器领域,一般双电源

 

      CPU:

              服务器CPU Xeon志强系列

       硬盘:  

             根据接口类型一般划分为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机械硬盘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SATA接口 串行接口 (使用最多)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SCSI接口 (早期已经淘汰)并行 支持热拔插 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IDE接口(早期已经淘汰) 并行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SAS 串行SCSI 支持热拔插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SSD(固态)硬盘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常规正式工作场景(线上的生产环境,给客户、用户用)主选SAS(结合SATA{转速快}和SCSI{热拔插}的优点)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自用选择SATA,高并发访问,小数据量,例如门户网站选择SSD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存储量  SATA > SAS > SSD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自用使用SATA 7200转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业务使用SAS 15000转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热点数据(小数据)SSD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光纤接口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        FC fiber Channel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硬盘分类及详细介绍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https://jingyan.baidu.com/article/636f38bb7a8dced6b84610bc.html  

        内存: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解决了CPU与硬盘之间的速度差距问题
               内存是一个临时存放地点,使用的时候才放入到内存中
               断电后内存中内容消失           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虚拟内存,当我们打开一个程序或者文档时候,内存会达到一个峰值,连续打开多个程序,程序如果卡死,此时的系统物理内存占用满了,
               将调用虚拟内存,如果虚拟内存不够将会死机,虚拟如果可以处理过来,将隔一会恢复正常。虚拟内存占用C盘空间,所以C盘需要预留空间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Cache存储器:电脑中为高速缓冲存储器,是位于CPU和主存储器DRAM(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)之间,规模较小,但速度很高的存储器,通常由SRAM(Static Random Access Memory静态存储器)组成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 Cache的功能是提高CPU数据输入输出的速率。Cache容量小但速度快,内存速度较低但容量大,通过优化调度算法,系统的性能会大大改善,仿佛其存储系统容量与内存相当而访问速度近似Cache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buffer缓冲寄存器又称缓冲器,它分输入缓冲器和输出缓冲器两种。前者的作用是将外设送来的数据暂时存放,以便处理器将它取走;后者的作用是用来暂时存放处理器送往外设的数据。由于缓冲器接在数据总线上,故必须具有三态输出功能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 

 

        远程管理卡

             通过一个内置网卡访问连接,用来管理监控服务器状态的配件,有独立运行的界面及权限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主要使用场景:远程安装操作系统、电源控制功能、检查服务器硬件状态

        Raid卡(阵列卡)

            通过硬盘控制器来实现多个硬盘相互连接,实现读写同步,增加效率和可靠度的技术,通过镜像或者存储奇偶校验信息的方式,实现了对数据的冗余保护。 

           RAID 0是最早出现的RAID模式,即Data Stripping数据分条技术。RA D 0是组建磁盘阵列中最简单的一种形式,只需要2块以上的硬盘即可,成本低,可以提高整个磁盘的性能和吞吐量。RAID 0没有提供冗余或错误修复能力,但实现成本是最低的。

   

RAID 1示意图RAID 1示意图

           RAID 1称为磁盘镜像,原理是把一个磁盘的数据镜像到另一个磁盘上,也就是说数据在写入一块磁盘的同时,会在另一块闲置的磁盘上生成镜像文件,在不影响性能情况下最大限度的保证系统的可靠性和可修复性上

           RAID5(分布式奇偶校验的独立磁盘结构)

           RAID10(高可靠性与高效磁盘结构)。这种结构无非是一个带区结构加一个镜象结构,因为两种结构各有优缺点,因此可以相互补充,达到既高效又高速的目的,

这种新结构的价格高,可扩充性不好。主要用于数据容量不大,但要求速度和差错控制的数据库中     

综合案例:
企业案例1:提升用户体验的网站解决方案
门户(大网站 )极端案例:大并发写入案例(抢红包、微博)
高并发、大数据量”写”数据:会把数据先写到内存,积累一定的量后,然后再定时或者定量的写到磁盘(j减轻磁盘的压力,减少磁盘IO Input/Output 磁盘的输入/输出 磁盘读写),最终还是会把数据加载到内存中再对外提供访问。

企业案例2:中小企业案例
对于并发不是很大、数据也不是特别大的网站,读多写少的业务,会先把数据写入到磁盘,然后再通过程序把写到磁盘的数据读入到内存里,再对外通过读内存提供访问服务。

 

 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 

发表于
2019-09-27 09:59 
小明的天下会 
阅读(1193
评论(0
编辑 
收藏 
举报

 

版权声明:本文为xmtxh原创文章,遵循 CC 4.0 BY-SA 版权协议,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。
本文链接:https://www.cnblogs.com/xmtxh/p/11595960.html

服务器的基础知识的更多相关文章

随机推荐

  1. Java中的形参和实参的区别以及传值调用和传引用调用

    名词解析: 1.形参:用来接收调用该方法时传递的参数。只有在被调用的时候才分配内存空间,一旦调用结束,就释放内 […]...

  2. word和PDF手写电子签名

    word和PDF手写电子签名 觉得有用的话,欢迎一起讨论相互学习~ 适用于需要对PDF和word进行签名的情况 […]...

  3. 数据库 之MySQL 简单教程

      So Easy系列之MySQL数据库教程 1.   数据库概述 1.1.  数据库概述 数据库(Datab […]...

  4. 干掉 Postman?测试接口直接生成API文档,这个工具贼好用

    大家好,我是小富~ 前几天粉丝群有小伙伴问,有啥好用的API文档工具推荐,无意间发现了一款工具,这里马不停蹄的 […]...

  5. ST MCU_GPIO的八种工作模式详解。

    补充: N、P型的区别,就是一个为正电压启动(NMOS),一个为负电压启动(PMOS)     GPIO的八种 […]...

  6. Redis高频面试题总结

    通过面试多家大型互联网企业,总结了如下的高频面试题目:  1、redis 过期键的删除策略? (1)定时删除: […]...

  7. MySQL数据库操作基本命令及说明

    0、连接数据库命令: mysql -u root -h 127.0.0.1 -p 1、创建数据库命令: cre […]...

  8. 谈谈接口协议

    谈谈前端对接口的要求,以及它会带来的好处 什么是协议: 所谓的协议就是指大家都认同的一个标准规范,并且大家都承 […]...

展开目录

目录导航