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#开发微信门户及应用(7)-微信多客服功能及开发集成

mby2012 2021-11-28 原文


C#开发微信门户及应用(7)-微信多客服功能及开发集成


C#开发微信门户及应用(7)-微信多客服功能及开发集成

最近一直在弄微信的集成功能开发,发现微信给认证账户开通了一个多客服的功能,对于客户的咨询,可以切换至客服处理的方式,而且可以添加多个客服进行处理,这个在客户咨询比较多的时候,是一个不错的营销功能。微信多客服的功能,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利用客服员工资源,及时迅速对客户咨询信息进行处理,为企业带来更多的机会和市场。

默认这个多客服的功能,需要在微信公众平台中的服务中心进行主动开通,默认是不开通的,为了体验这个功能,我这里把多客服功能进行开通。

1、多客服准备工作

微信的多客服功能,对于客服的响应操作,既可以在电脑的客户端上进行操作,也可以在微信多客服助手进行信息处理,两者都能对客户的信息进行回应、结束会话等操作。

开通微信多客服功能后,就需要添加一些处理客户信息的客服工号了。

多客服账号采用“工号@微信号”的形式进行登录,请您在登录窗口依照下图形式输入帐号信息。

2、使用多客服客户端或助手操作

在电脑客户端上使用

在手机客户端上进行多客服的使用,就是关注一个账号,信息通过转发到这里进行处理。关注公众号”多客服助手“就搞定了

通过上面两种途径,能够很好处理客户的相关信息,其实也就是类似电话坐席的方式,让不同的客服员工,对来访的客户进行处理。

3、微信多客服的开发使用

在微信的多客服开发介绍中,内容介绍的比较少,如下所示。

在新的微信协议中,开发模式也可以接入客服系统。 开发者如果需要使用客服系统,需要在接收到用户发送的消息时,返回一个MsgType为transfer_customer_service的消息,微信服务器在收到这条消息时,会把用户这次发送的和以后一段时间内发送的消息转发客服系统。返回的消息举例如下。
复制代码
<xml>
<ToUserName><![CDATA[touser]]></ToUserName>
<FromUserName><![CDATA[fromuser]]></FromUserName>
<CreateTime>1399197672</CreateTime>
<MsgType><![CDATA[transfer_customer_service]]></MsgType>
</xml>
复制代码

而在开发的时候,我们一般把它封装为一个实体类信息,如下所示。主要就是指定消息类型,和翻转传入传出对象就可以了。

复制代码
    /// <summary>
    /// 客服消息
    /// </summary>
    [System.Xml.Serialization.XmlRoot(ElementName = "xml")]
    public class ResponseCustomer : BaseMessage
    {
        public ResponseCustomer()
        {
            this.MsgType = ResponseMsgType.transfer_customer_service.ToString().ToLower();
        }

        public ResponseCustomer(BaseMessage info) : this()
        {
            this.FromUserName = info.ToUserName;
            this.ToUserName = info.FromUserName;
        }
    }
复制代码

然后调用处理的时候,代码如下所示。

 ResponseCustomer customInfo = new ResponseCustomer(info);
 xml = customInfo.ToXml();

如我在客户应答处理里面,客户回应0,我就切换进入客服模式,这样客户后续所有的输入内容,均不会触发微信门户里面的解析,而转发到客服模式,让客服的工号可以和客户进行交谈了。

                //处理 0 指令, 人工客服
                if (string.IsNullOrEmpty(xml) && eventKey.Trim() == "0")
                {
                    xml = base.DealEvent(eventInfo, "event_customservice");
                }

而在DealEvent里面,根据这个条件进行处理就可以了。

                //人工客服
                if (eventKey == "event_customservice")
                {
                    ResponseCustomer customInfo = new ResponseCustomer(info);
                    xml = customInfo.ToXml();
                }

 

通过使用多客服的客户端,这样处理消息交互起来非常方便,能获得客户的对话信息了,在电脑客户端上,看到的界面如下所示。

手机上的谈话截图如下所示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这样就能够通过多途径,及时响应客户的信息了。

如果感兴趣或者体验相关的客服应答功能,可以关注我的微信了解下。具体效果可以关注我的微信门户:广州爱奇迪,也可以扫描下面二维码进行关注了解。

C#开发微信门户及应用(7)-微信多客服功能及开发集成

最近一直在弄微信的集成功能开发,发现微信给认证账户开通了一个多客服的功能,对于客户的咨询,可以切换至客服处理的方式,而且可以添加多个客服进行处理,这个在客户咨询比较多的时候,是一个不错的营销功能。微信多客服的功能,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利用客服员工资源,及时迅速对客户咨询信息进行处理,为企业带来更多的机会和市场。

默认这个多客服的功能,需要在微信公众平台中的服务中心进行主动开通,默认是不开通的,为了体验这个功能,我这里把多客服功能进行开通。

1、多客服准备工作

微信的多客服功能,对于客服的响应操作,既可以在电脑的客户端上进行操作,也可以在微信多客服助手进行信息处理,两者都能对客户的信息进行回应、结束会话等操作。

开通微信多客服功能后,就需要添加一些处理客户信息的客服工号了。

多客服账号采用“工号@微信号”的形式进行登录,请您在登录窗口依照下图形式输入帐号信息。

2、使用多客服客户端或助手操作

在电脑客户端上使用

在手机客户端上进行多客服的使用,就是关注一个账号,信息通过转发到这里进行处理。关注公众号”多客服助手“就搞定了

通过上面两种途径,能够很好处理客户的相关信息,其实也就是类似电话坐席的方式,让不同的客服员工,对来访的客户进行处理。

3、微信多客服的开发使用

在微信的多客服开发介绍中,内容介绍的比较少,如下所示。

在新的微信协议中,开发模式也可以接入客服系统。 开发者如果需要使用客服系统,需要在接收到用户发送的消息时,返回一个MsgType为transfer_customer_service的消息,微信服务器在收到这条消息时,会把用户这次发送的和以后一段时间内发送的消息转发客服系统。返回的消息举例如下。
复制代码
<xml>
<ToUserName><![CDATA[touser]]></ToUserName>
<FromUserName><![CDATA[fromuser]]></FromUserName>
<CreateTime>1399197672</CreateTime>
<MsgType><![CDATA[transfer_customer_service]]></MsgType>
</xml>
复制代码

而在开发的时候,我们一般把它封装为一个实体类信息,如下所示。主要就是指定消息类型,和翻转传入传出对象就可以了。

复制代码
    /// <summary>
    /// 客服消息
    /// </summary>
    [System.Xml.Serialization.XmlRoot(ElementName = "xml")]
    public class ResponseCustomer : BaseMessage
    {
        public ResponseCustomer()
        {
            this.MsgType = ResponseMsgType.transfer_customer_service.ToString().ToLower();
        }

        public ResponseCustomer(BaseMessage info) : this()
        {
            this.FromUserName = info.ToUserName;
            this.ToUserName = info.FromUserName;
        }
    }
复制代码

然后调用处理的时候,代码如下所示。

 ResponseCustomer customInfo = new ResponseCustomer(info);
 xml = customInfo.ToXml();

如我在客户应答处理里面,客户回应0,我就切换进入客服模式,这样客户后续所有的输入内容,均不会触发微信门户里面的解析,而转发到客服模式,让客服的工号可以和客户进行交谈了。

                //处理 0 指令, 人工客服
                if (string.IsNullOrEmpty(xml) && eventKey.Trim() == "0")
                {
                    xml = base.DealEvent(eventInfo, "event_customservice");
                }

而在DealEvent里面,根据这个条件进行处理就可以了。

                //人工客服
                if (eventKey == "event_customservice")
                {
                    ResponseCustomer customInfo = new ResponseCustomer(info);
                    xml = customInfo.ToXml();
                }

 

通过使用多客服的客户端,这样处理消息交互起来非常方便,能获得客户的对话信息了,在电脑客户端上,看到的界面如下所示。

手机上的谈话截图如下所示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这样就能够通过多途径,及时响应客户的信息了。

如果感兴趣或者体验相关的客服应答功能,可以关注我的微信了解下。具体效果可以关注我的微信门户:广州爱奇迪,也可以扫描下面二维码进行关注了解。

posted on
2015-02-04 17:19 
幻海为冰 
阅读(214
评论(0
编辑 
收藏 
举报

 

版权声明:本文为mby2012原创文章,遵循 CC 4.0 BY-SA 版权协议,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。
本文链接:https://www.cnblogs.com/mby2012/p/4272863.html

C#开发微信门户及应用(7)-微信多客服功能及开发集成的更多相关文章

  1. C#开发微信门户及应用(7)-微信多客服功能及开发集成

    C#开发微信门户及应用(7)-微信多客服功能及开发集成 最近一直在弄微信的集成功能开发,发现微信给认证账户开通 […]...

  2. C#开发微信门户及应用(45)–微信扫码登录

    C#开发微信门户及应用(45)–微信扫码登录 在前面随笔《C#开发微信门户及应用(41)̵ […]...

  3. C#开发微信门户及应用(27)-公众号模板消息管理

    C#开发微信门户及应用(27)-公众号模板消息管理 通过模板消息接口,公众号能向关注其账号的用户发送预设模板的 […]...

随机推荐

  1. 常用API文字版

    常用API Object类 jvm启动,默认导入的是java.lang包中的内容,该包下的内容不需要impor […]...

  2. 小结:5分钟学会正则,解决98%爬虫需要做字符串提取的工作

    介绍几种非常常用的特殊字符,解决98%爬虫需要做字符串提取的工作。 正则表达式最常见的字符 1)特殊字符:就是 […]...

  3. Windows上安装Mac OS虚拟机

    最近涉及了iPhone的开发,因此想在家中的机器上安装一个Mac os系统体验和了解一下,遇到了不少的问题,记 […]...

  4. 淘宝服务端高并发分布式架构演进之路

    1. 概述   本文以淘宝作为例子,介绍从一百个并发到千万级并发情况下服务端的架构的演进过程,同时列举出每个演 […]...

  5. 【u247】生物进化

    Time Limit: 1 second Memory Limit: 128 MB 【问题描述】 在一片茂密的 […]...

  6. 逻辑计算

    1. 逻辑运算 || && ! 1||2 5&&4 !0 || 遇到第一个为t […]...

  7. PHP文件操作

    //php读文件$data = file_get_contents('./1.txt');var_dump($data);//php写文件file_put_contents('./1.txt', date('Y-m-d H:i:s')...

  8. 设计模式–单例模式的实现方式

    设计模式–单例模式的实现方式 90%程序员第一个听过的设计模式一定是单例模式,我觉得是因为其实现简 […]...

展开目录

目录导航